取得 Center for Bioethics and Culture (CBC)(StopSurrogacyNow) 中文翻譯權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8, 2021 2021年10月15日取得 Center for Bioethics and Culture (CBC) (StopSurrogacyNow) 中文版權www.stopsurrogacynow.com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社論)人工生殖法修法 牽涉生命權應擴大討論 (臺灣醒報) 12月 10, 2024 醒報編輯部 2024/12/09 衛生福利部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 13 日是預告期最後 1 天。國民健康署 14 日表示,期間收集到 400 多件意見回覆,待整理內容及舉行專家會議,拚儘速送入行政院。圖為人工生殖中心實驗室護理人員工作畫面。 ( 中央社 ) 《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從五月開始公布修法草案後。雖然此法影響深遠,在社會跟媒體當中並沒有太多的討論。 人工生殖複雜 如果仔細看這次修法內容,範圍相當大,包含將未來受術「夫妻」修正為受術「配偶」,增訂受術未婚女性、受術異性伴侶、女性受術者、委託配偶等,光是這些部分就已經讓人眼花撩亂。 更具爭議的,是首度引進了代理孕母的概念,這就包括代孕生殖、代孕服務機構、代孕定型化契約及代孕子的女等定義跟範圍。 這些在歐美先進國家已經思考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的事務,台灣卻因為專家較少、觀念也不普及,未能感受到當中的複雜,以致提不出解決答案。 直到修法前最後一刻,政府才終於喊停,把爭議最大的代理孕母部分脫勾處理。必須承認這樣的謹慎是正確的,因為最核心的概念還是生命權的問題,在現代人工生殖技術如此發達的當下,要「創造」出一個生命,在科技上並不困難。但是包括了親權、教養、家庭跟對生命本質的看法卻是格外的複雜。 歐美案例須借鏡 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一旦誕生,就有接下來長達七十多年的生命週期。所以對於「創造」生命的相關法律,一定要嚴謹。雖然有些團體打著歐美各種思想招牌,認為歐美可以台灣為什麼不行?但是如果我們查考歐美的代孕經驗,仍會看到就連歐盟成員國的希臘,都還有婦女和嬰兒成為人口販運的受害者。 另一個近來成為「子宮大國」的烏克蘭,卻發現孤兒院的孩子有一半是透過代孕生下的,卻被委託者拋棄。這些血淋淋的案例不先找出解決方案,貿然上路只會在台灣複製歐美的問題。 台灣界定不週全 目前台灣的代理孕母只接受「借腹型代孕」,而非更複雜的「基因型代孕」,也就是代理孕母純粹提供子宮,並不提供卵子,母子不存在基因關聯。但是光是如此,如何把代孕單純化,避免成為純粹的商業交易,另外合理補償工作損失和營養金到底可以給多少?是不是可以追加金錢報酬,都讓一向保守的台灣難以招架。 藉著這次機會,其實可以好好喚醒台灣大眾,如果真的要搶救人口,要開放代理孕母,第一步我們要承認,我們的規... 閱讀完整內容
死亡及代理孕母 2月 02, 2022 幸運的是,有了現代醫療,孕婦的死亡是一個非常罕見的事件,但風險並非為零。 可悲的是,這位媽媽在三胞胎出生後僅 8 天就去世了 ( 試管嬰兒三胞胎的母親在分娩後僅 8 天就去世了 ) 。 沒有人喜歡考慮這些悲劇的可能性,但是在進入代理孕母安排時,考慮這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代孕需要瞭解死亡是代孕的固有風險。 最重要的是,代理孕母需要理解並願意接受風險,即她可能會因為懷著別人的孩子而死亡。經由幫別人忙,她把自己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需要考慮對自己家庭的潛在後果。 想想這並不好玩,不是嗎? 但只有經由考慮這一點,想當代理孕母者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繼續進行安排。 那麼,如何在代孕契約中解決這些問題呢? 通常,契約要求代理孕母和她的丈夫(如果她有的話)接受她的死亡風險,並同意在她去世時免除委託父母的責任。 委託父母可能必須為代理孕母購買人壽保險,為她的家人提供經濟保護。 雙方必須就如果代理孕母永久失去知覺( " 腦死 " )是否應將代理孕母置於 「 維生 」 上達成一致,其唯一目的是繼續懷孕。 代理孕母將有權做出與懷孕有關的醫療決定,例如如果她自己的生命因懷孕而處於危險之中,則終止妊娠。 這些只是我們在代孕協議中考慮的一些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起草正確解決這些問題的契約不是一個可以自己來的簡單事情。 您需要與熟悉這個高度技術和複雜的法律領域的律師合作,因為這些事情太容易搞砸了。 參考來源 : 新罕布希爾州代孕法 Death and the Surrogate http://nhsurrogacy.com/death-and-the-surrogate/ ©2017 New Hampshire Surrogacy Law / New Hampshire Fertility Law PLLC 閱讀完整內容
【Yahoo論壇】台灣應先保護孕產婦免於死亡 非推動人工生殖及代理孕母 1月 26, 2021 張文昌(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2020年11月16日 · 2 分鐘 (閱讀時間) 讀者投書:張文昌(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常務理事)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臺灣自詡醫療水準執世界牛耳之際,衛福部公布連二年的孕產婦死亡率卻創下20年來新高。前年(2018年)為十萬分之12.2(22名孕產婦死亡), 去年(2019年)更高達十萬分之16 (28名孕產婦死亡),相較於芬蘭的十萬分之3,臺灣是其五倍以上。孕產婦死亡,最可憐的是新生兒,一出生就沒了媽媽,因此如何減少及預防孕產婦死亡是最優先課題。 孕產婦主要死因是子癇前症。子癇前症是指懷孕20週以後出現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或肺積水、上腹痛、肝腎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嚴重頭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子癇前症不僅會致死,孕婦在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急慢性高血壓,甚至中風風險也較高。 孕產婦死亡率提高已引發國健署及婦產科學界重視,並提出幾個危險因子請孕婦注意。排除高齡及個人健康史等無法克服的因素外,有一些原因卻是後天人為造成、可以努力控制的,接受人工生殖技術輔助(ART)懷孕及多胞胎即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社會現代化,女性因學習及就業導致婚育年齡向後延。但最佳受孕年齡並未跟著延後,因此大齡婦女準備懷孕之際,卻發現很難受孕,這時就尋求ART協助。但實務上發現,除了高齡、接受ART懷孕之孕婦易出現高血壓外,為了受孕成功而植入多胞胎也會加重高血壓及子癎前症產生。而ART寶寶的缺陷及之後出現慢性病 (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的風險,也較自然受孕寶寶高。 另一個近日的熱門話題-代理孕母,更是易發生高血壓的高危險族群。因著使用不是自己卵子的胚胎懷孕,孕母比一般孕婦更容易因免疫不合的問題,發生高血壓。在臺灣孕產婦高死亡率之際,若再開放代理孕母,對孕產婦死亡風險只會雪上加霜。 當台灣面臨嚴重少子女化之際,我們更要好好保護孕產婦。有健康的母親,才有健康快樂的下一代,臺灣的未來才有希望。衷心期盼政府及相關單位不要只著眼在少子女化而一味推動人工生殖、開放代孕,而忘了保護好那些為了生育臺灣之子,付上生命風險的孕產婦! https://tw.news.yahoo.com/yahoo%E8%AB%96%E5%A3%87-%E5%8F%B0%E7%81%A3%E6%87%89%E5%85%88%E4%BF%9D%E8%AD%B7...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